课程建设

带教案例:建构区里的大学问

发布日期:2022-09-07 10:26:16   来源:实验幼儿园   点击量: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 杨玮炜

一、背景

在建构活动中,材料是孩子们学习的前提。对于刚上任的新教师来说,建构区的创设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他们充分挖掘和丰富建构材料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提高新教师的材料投放能力,让建构区在幼儿的活动中不断的出彩,是值得我们帮助他们成长的地方。

二、实录

我们要根据中班的主题,创设新的建构区环境了,我让沈老师试着自己创设一个建构区的环境。沈老师用很多清水积木建构了很多不同的房子,我问她:“这些房子是……”她告诉我:“杨老师,这些是我自己建构的小动物的家。”她告诉我,这是她结合了我园本特色创设的环境“动物的家”建构的动物的家园,我觉得挺不错的,但是为了拓展她的思路,我问她:“你觉得单一的用清水积木建构是否单一?”她觉得我提出的有道理,于是她建议,可以在建构区中投放一些废旧材料,如纸筒、杯筒、薯片筒等,一些有利于建构的废旧材料,这样可以拓展孩子们建构的思路,让他们在建构的时候,能够运用不同种类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我同意了她的想法。

于是,我们共同收集了大量的废旧材料。下午的个别化学习时间到了,孩子们又去建构区搭房子,这次有了不一样的发现,孩子们用各种各样的筒结合清水积木、乐高积木等,建构成了各种有趣的房子,还有长长的道路。小潘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她跟我说:“杨老师,这样平时看似用不到的废旧材料,放到建构区也变成宝啦!”

三、反思:

《纲要》中明确的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游戏材料。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的条件和表现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教师们往往在投放建构区材料的时候,第一反应永远是现成的积木,因为他们喜欢漂亮的事物,跟孩子们一样,他们觉得越是漂亮的东西越是好,往往对于废旧材料的提供比较忽略。

因此,建构区的创设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构区的材料投放种类

 

1.结构玩具:积木、积塑、拼图、画片等。

2.自然材料:沙、土、水、雪等。

3.辅助材料:结构样品、图纸、照片等。

(二)建构区的设计原则

1、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和注重材料的层次性

建构材料是结构游戏的物质支撑,造型精美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大人眼中的一些设计精美的材料远没有达到让幼儿动手操作、进行艺术创造的教育作用。新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强调材料的色彩、质地、类型的多样性、新颖性和审美价值,提供的材料要使幼儿感到熟悉、亲切、新颖,能够激起幼儿欣赏、触摸、使用的愿望。幼儿需要大人为其提供各种想象创造的空间,但在材料的选择上不应该单纯注重外表,更应该注意材料本身是否具有教育价值。例如,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易拉罐、旧包装盒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却给幼儿提供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可能,再如,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自制品、泥沙等可塑性材料来弥补其不足之处,这样可以给幼儿的建构活动提供更为自主的空间。

此外,新教师在建构区时投放材料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提供材料的层次性,切莫一刀切。一般而言,小班适合颜色绚丽、体积较大、便于取放、造型简单的操作材料;大班则要相应增加材料的种类、建构难度等。

经过探讨与研究,小潘老师发现很多平时被忽略的小型五彩积木、奶粉罐、饮料瓶、餐巾纸盒等材料都被骨干老师们巧妙地投放到了建构区。我们巧妙地结合了班级主题,并利用孩子们的作品和一些废旧材料组合在一起生动的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气、童趣的动物的家。

这样的研讨,沈老师在建构区的创设和材料投放上获益良多,她表示在以后的游戏创设中,要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做到让环境说话,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及时加以补充和完善,还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巧妙地运用到搭建中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