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静待花开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 王美丽
每个新教师有着不同的个性品质,因而显露出来的是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活泼张扬,有的内敛谨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学习特点和处事风格也各不相同。我的徒弟小胡老师是个比较内敛谨慎的新教师,虚心好学却又小心谨慎。针对她的性格特征,我在带教过程中,总是表扬在前,要求在后,不断以肯定激励着她,放手让她尝试,在尝试中获取经验。
实录:
在一次集体活动《一步一步走》活动中,有这么一个环节提问。小胡老师:“当大灰狼来时,小动物会怎么办呢?”老师预设的答案是小动物们跳得轻轻的,不让大灰狼听见。皓皓回答道:“要躲起来。”听到这样的答案,小胡老师是这么回应幼儿的“恩,有可能这是个好办法。”
到了幼儿实践体验的环节,小胡老师发出指令:“大灰狼来啦。”只见全班的孩子在之前交流分享的基础下,在做跳跃动作时自然放低身体,小步轻轻地跳着。但是,唯独皓皓一个人一溜烟地跑到餐桌下面躲了起来。见状,自然引来老师的一阵笑声,大家都觉得这个沉浸在角色扮演身份中的小孩子特别可爱。
遇到这样的“意外场面”,一开始小胡老师还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的,但是在我的提醒之下,小胡老师还是顺利地将皓皓引回座位。
分析:
我知道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牢记自己的活动方案,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比较困难。这次集体活动之后,小胡老师主动与我进行了沟通,在交流中我首先肯定了她活动的设计比较精彩,其次还表扬她活动过程中对教案比较熟练,然后提醒她反思自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我前面的肯定,范老师对自己的活动有了一定的信心,因此交流中她能够冷静地与我一起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小胡老师向我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皓皓这样的情况?”“遇到此类问题,我需要制止吗?”“我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指导”……虽然小胡老师显得很着急,但是我很欣慰,看得出小胡老师对课堂上的生成事件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也是她成长的基石。
在集体活动中,会出现许多意向不到的生成事件。对于新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但是只要做到把握要点,顺应儿童,沉着冷静一定会把握好其中生成的教育契机。
反思:
1.学会顺应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直觉思维,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在今天的案例中,皓皓对于遇到大灰狼的经验就是躲起来。你会发现在提问环节皓皓是这么想到,到了游戏模仿体验环节,皓皓也是这么做的。当出现孩子与预设相悖的情况时,我想老师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分析幼儿的行为,学会顺应幼儿。
2.主动思考内化经验
在以往的带教过程中,都是带教师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见习期新教师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但是真正内化吸收的经验质效不高。但是在今天集体活动之后,小胡老师是主动跟我进行了及时反馈,并向我提出了许多思考问题。我发现小胡老师会真正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她也向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也让我有了一定的思考:到了见习期的后半阶段,要改变指导策略,由被动传授式指导改变为双向互动式指导。在互动中让见习期新教师实践、磨练,有前思考再进一步指导,这样才能内化指导内容真正为我所用,大胆放手让新教师尝试静待花开,也是对指导教师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