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多媒体教学带来了便利的条件,促使学校教学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借助多媒体课件,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既提高幼儿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比较枯燥,往往激不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幼儿园活动的教学手段,它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不仅能为幼儿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还能够创造出崭新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景象,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把这些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叫做“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着将各种媒体手段结合运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推广应用更是促成了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从这个层面来说,多媒体技术就是指能够同时抓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卫星通讯系统等现代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课堂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将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融为一体,变单一媒体为综合媒体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这样,就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也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幼儿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 以网络为载林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课件让幼儿学会观察
观察是孩子认识大千世界的主要途径,孩子们在观察中越认真,越仔细,在孩子们的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丰富和清晰。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指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不要只停留在单一的口头指导。正如片段一中,如果老师单单出示静态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图片,孩子们就不能生动的感知形状的特点,也不能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通过课件,让形状生动起来,动态起来,这样,大大的让孩子们的兴趣更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观察的更仔细。让幼儿更容易分辨图形,感知图形,认识图形。因此,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而且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
案例一:
在一次数领域的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形状,我通过动态的形式出示,当一个个有声音的形状宝宝出现时,宝宝们特别的好奇,形状宝宝还跟孩子们眨眨眼,笑一笑,让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加的浓厚了,还时不时的跟形状宝宝打招呼。当我问到:“这些形状宝宝可以变成什么?”有的宝宝说:“小汽车的轮子是圆圆的。我家里的皮球也是圆的。”又有的宝宝说:“老师,你用的电脑是方方的,我坐的小椅子也是方方的。”宝宝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通过动态出示生活中的东西,如汽车的轮子,经常玩的小皮球等式圆形的,如吃饭的桌子,宝宝们爱吃的饼干是方形的,如切下来的西瓜,房子的屋顶是三角形的等,通过动态将图形转换成事物时孩子们更加的好奇了,动态的画面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打下基础。
二、课件让幼儿学会感知
多媒体课件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充分地使孩子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幼儿获得直观鲜明、容易理解的知识。正如,人民币对于孩子们是极其陌生的,让孩子们能真正的使用它,是非常的困难的。
案例二:
在大班数学活动“小鬼当家”中,我预设从人民币的面额,“实际购物”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在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副热闹的购物场景,由此引出买东西要用到钱。孩子们一下子提起了兴趣。
“我想买好多好吃的。”
“我要买花裙子。”
……
然后,我通过课件显示放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了钱币上的数字就是它的面值。
接着进入到购物环节。网上商店里有好多小朋友喜欢的东西,有吃的(如饮料、糖果)、有玩的(如变形金刚、汽车)、有用的(如铅笔、橡皮),选中你想买的东西,然后选择合适的人民币进行购买,如果钱付对了,东西就是你的了。
买好东西,我们进行了分组比赛,看哪组用10块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我们用10元钱买了4样东西。”
“我们买了8样呢。”
孩子们热情地进行着比赛。
而我在活动中用课件形式让孩子们通过观看真实的购物场景又一次激发了幼儿购物的兴趣,也对人民币有了更深的接触。孩子们从中也学会了如何计算,比较,感知人民币的面值,让购物的活动更加的有效了。通过多媒体课件,幼儿的注意力、理解力明显高于以往,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课件让幼儿萌发想象
人类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不受规则制度、自然知识、传统观念等的限制,因此老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比如像孩子们画下的美术作品,它里面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如认识形状宝宝,孩子们能通过形象的动态画面联系实际,迁移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内容转化为图形。如汽车的轮子,吃饭的桌子等,都是在课件的引导下,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
案例三:
为了让幼儿对形状的认识更深刻。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进行联想。PPT出示形状。
“你们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摩天轮”、“眼珠”、“皮球”、“碗口”、“电风扇”等等。
“你们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
“桌子”、“房子”、“电视机”、“垃圾桶”等等。
“你们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屋顶”、“蛋糕”、“切开来的西瓜”、“猫耳朵”等等。
孩子们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看到的东西,马上进行联想。课件中根据幼儿说到的事物进行针对性的呈现,让幼儿直观的观察形状的不同。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当然,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因此,老师们也不能过分的依赖于它,要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完善它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教学的内容,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成长需要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课件的设计使教师在教学展示中让文本、声音、图象、图形等教学内容的组合物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眼、耳等)去直观体会和理解多种信息。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因素,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所以在活动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调解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霞: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Z1期
[2]顾硕: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尝试[J];文学教育(中);2011年12期
[3]李仕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