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个别化《有趣的拼图》之反思

发布日期:2023-10-18 08:09:08   来源:实验幼儿园   点击量:

背景: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拼图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项学习材料。最近阶段我们进入了“在农场里”和“我在马路边”的主题,经过孩子们的商讨大家选择了不同的动物拼图,于是我们的个别化学习区域中就有了孩子们挑战拼图的身影。

实录:

安安一进区域,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他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他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直抓头,还喊着“老师我不会。”这时在一旁观察的宁儿兴奋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我来帮你。”边说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

另一边是妍妍小朋友,她选择了大型拼图,她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拿起了其他拼图,但是想了两三分钟,还比比试试了几次,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她翻到卡片后面,看拼图背后的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不一会儿,要收玩具了,她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后来午餐后自由活动时间,我看到她继续把拼图拼完了。

识别

拼图在我们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是特别常见的一种材料,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探索的一种材料,因此拼图材料的投放也让我们有了很多的观察与思考。现在的孩子比起初入中班时期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

回应:

我们考虑投放之后对孩子操作情况的了解。如案例中提到的针对孩子们由于出现的困难导致投入兴趣不大的情况,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我们还要考虑孩子成功的体验。如案例中的两个孩子兴趣都非常高,看得出应该不止一次对拼图材料进行探究。我们觉得成功的体验也是促进孩子多次尝试探索的重要原因。老师可以提供对照的图片,给予孩子一定的暗示;也可以很好的利用分享环节,既能介绍作品体验成功,也能引导孩子有更多的思考,如:有什么好办法更快的完成拼图任务?有什么好办法快速找到正确的拼图?等等。

总之,拼图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具,对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极具有作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投放的材料以及操作的模式要随情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要善于观察要根据幼儿实际的操作情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不断改变材料以及操作的模式,这样区域活动才真正会被幼儿所喜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