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

发布日期:2019-05-06 13:05:05   来源:实验幼儿园-邹晨   点击量: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投放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  蒋柳青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而幼儿园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也尤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有利于支持幼儿与之动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

一、角色游戏材料的种类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会引发不同的游戏行为。教师为幼儿投放游戏材料,必须要考虑游戏材料对游戏行为的意义,不同的游戏材料影响着幼儿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性,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要给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这一样才能在幼儿发展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角色游戏中提供适宜材料的前提,那一定要先了解角色游戏材料的种类,它分为形象性材料和非形象性材料。

1.形象性材料

形象材料指的是外观美丽、结构固定,酷似真实的物品,使用起来比较单一的材料,也就是幼儿园里买来的一些现成的玩具,如小推车、煤气灶、小医院各种工具等等。

2.非形象性材料

非形象性材料指的是那些没有定型,没有固定用法的材料,幼儿可以利用它来制作材料,或者以物代物。比如它可以是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来自生活中废旧材料(各种盒子、布、线、袋子、各种纸)、自然物(树叶、松果、石子、木片等等)等。

二、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具体策略

()考虑投放材料的年龄阶段性

1.材料投放要符合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其角色游戏主题的产生情节的展开更多地受眼前可接触的物品所左右物品形象的通真性会诱导幼儿对已有生活经验的联想,产生与之相应 的装扮性行为,因此多投放各种形象玩具,有利于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

中班幼儿表征思维有所发展,用与实物原型相似的替代物也能够较好地表现装扮行为,但前提是先保证能体现某游戏主题的形象性玩具,然后逐渐减少形象性材料,逐步增加非形象性材料,但主要还是以形象性材料居多,到了中班末期可以减少形象性材料,为大班做铺垫。

大班幼儿的自主意识增强表现在能离开眼前直观的玩具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寻找材料来表现主题和情节在没有所需要的形象玩具时可以大量使用替代物来进行装扮,因此,投放少量形象性材料和更多种类与数量的非形象性材料,能更好地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大班可以用材料超市(放各种废旧物和非结构材料),让幼儿自行布置各类主题装扮游戏的空间环境。

2.材料投放符合幼儿已有生活经验

幼儿的一切游戏都建立在生活经验上,所以教师在设计角色游戏主题时应该考虑幼儿是否有相关生活经验。平时,教师应该多关注并观察幼儿的生活,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情。

举个例子1:小班的a老师看到大班的角色游戏区有个“旅行社”很好玩,于是马上模仿,在自己的小班中也投放了一个,制作了许多精美的材料,包括各种导游图纸、笔、护照等,小朋友对这个也很有兴趣,可是在玩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玩,许多小朋友都自顾自在翻阅导游图,在导游图上涂涂画画,但并没有交流,过了一会就不想玩了。小班的旅行社”失败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并没有“旅行社”的生活经验,不知它是一家什么店,不知这些导游图的用途。

再举个例子2:小班的角色游戏中“理发店”,小班的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非常开心,出现各种有趣的角色行为:理发、洗头、装扮发型等等;但是我们再来看看大班,理发店孩子们不经常开,就算开了客人也不多,反而美甲店、服装店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为什么同一种店,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玩得情况不一样呢,原因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

随着幼儿年龄经验不断丰富,他们的游戏行为也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考虑到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方能使得游戏更好地开展。

)考虑投放材料的层次性

1.根据游戏推进投放材料

游戏材料的提供要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不断推进、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来选择。

幼儿刚进人幼儿园时,我们可以选择比较具体、形象、直观的材料,一些简单的易操作的物品,如:小碗、勺子、娃娃等,而且提供时要注意种类要少,数量要多,因为小班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喜欢争抢玩具,如果有了这样的平行材料孩子们玩起来更安全、更有趣。

当幼儿慢慢对游戏产生了兴趣,并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后,教师投放材枓的难度和数量可以随之而增加,如:围裙、抹布、煤气灶等。当幼儿熟悉娃娃家游戏后,教师就要为幼儿进一步提供新的游戏材戏,促进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些小菜,如:鱼、蔬菜、水果等,让“妈妈”做给“娃娃”吃;提供一个漂亮的小梳子、漂亮的发卡,给娃娃装扮;提供一个电话机,让“爸爸”和朋友打打电话......这样就能引发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的游戏兴趣。

2.根据游戏情节提供材料

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中会产生新的角色、行为以及主题,那么教师需要不断地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材料。

如小班娃娃家,提供不同大小的铲子,并做好阴影标记,满足不同孩子对游戏的需求。随着幼儿游戏情节的深入,班级中有幼儿过生日,于是游戏中出现了过生日的情节,此时老师可以提供蛋糕、蜡烛等生日材料,幼儿玩过生日游戏时行为更丰富,玩得也更开心。

如中大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点以及主题中的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如中班,根据女孩子的兴趣点——美甲,她们看到妈妈们涂指甲油很羡慕,于是开起了美甲店,缺少指甲油游戏不能开展下去,随后经过讨论找替代物,我们提供了彩泥,她们就用彩泥当成指甲油,开始了美甲游戏;如大班“我是中国人主题”知道了解放军叔叔列队操练,于是孩子们进行列队走方阵游戏,我们再提供小国旗、玩具枪等材料,孩子们玩起来更带劲了。

 幼儿在不断地游戏中会产生新的情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游戏情节来丰富游戏材料,使他们的游戏行为更丰富,游戏中发展的能力也会更多。

(三)考虑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开放性材料的投放对于游戏本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自由发挥、自主创造的开放性环境,那么就应该提供适宜的开放性材料。

1.提供具有一物多用的变化性材料

游戏中的变化性材料是指不仅仅一种变化,还应该能根据角色活动的需要出现不同的变化,充当不同的道具,从而开发出不同的用途的材料如娃娃里收纳凳变形成了一张桌子和凳子,孩子在材料本身形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空间方位的变化,拆分了材料,进行再次利用,变成了一种新的娃娃家中的组合餐桌椅。

像这种一物多用的材料虽然本身是一种用途,但是在进行变形之后能产生不同的用途。分析娃娃家中的收纳凳,其本身没有什么变化的空间,但是通过拆分使用或者也可以与其它材料的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新材料,从而充分开发了材料的潜能。再如半开合的纸箱、可折叠变形栅栏等。像些一物多用的变化性材料就给我们了一种启发,在补充开发性材料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去挖掘这样的变化性材料

2.增加具有替代功能的辅助性材料

孩子们对于材料的替代随处可见。说起替代,那必须要说说“材料超市”。“材料超市”对于游戏的开展尤为重要。所谓“材料超市”就是一个放各种材料的地方,我们通常在其中放置各种非形象性的材料,如废旧物品(一次性纸盘、纸碗、纸杯、布、报纸、广告纸、纸芯筒等)、自然物(树叶、松果、树枝、木片、鹅卵石等等);各种常用的工具类、积木类等材料。在呈现这些材料时,可选择一个开放式的货物架,用不同的篮子或盒子进行分割,以保证同类材料或工具集中在一个单元里,不串门、不混淆。

有了“材料超市”孩子们的游戏就更加丰富了。到了大班,孩子们完全可以随意选取“材料超市”中的材料进行替代,开展丰富多样的角色游戏。

“材料超市”里变出来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也在不断地观察与思索,投放最适宜的材料,让“材料超市”最大限度地演绎出“超市”的真谛。作为观察者的老师不仅要用心地捕捉这些瞬间,也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认同,肯定其使用“材料超市”的自主意识,认同其改变材料玩法的创意,同时也应规范其使用的良好习惯,如按类取拿、物归原处、爱惜物品、不浪费等。而我们也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和幼儿一同分享“材料超市”里的精彩故事,将个别经验传递给大家,引起共鸣的同时也激发其他幼儿的灵感。

“材料超市”中的开放性材料,对于游戏的开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通过“材料超市”中的有替代功能的辅助性材料,使幼儿在材料替代的过程中思维更加开阔,想象力更加丰富。

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还能增加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角色游戏材料应合理、恰当。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游戏材料对幼儿角色游戏的积极作用,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给幼儿创设一个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