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幼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发布日期:2022-10-26 12:38:38 来源:实验幼儿园-邹晨 点击量:
【摘要】2020年的寒假,我们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于疫情,孩子们都止步于家中。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在疫情期间进行有效的亲子陪伴呢?疫情之下,如何体现幼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疫情之下,幼儿教师如何体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即眼里有孩子,心里有教育,处处有创意,时时有暖意。具体的做法:充实头脑——教师和家长成学习伙伴,旨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提升育儿水平;积极行动,教师和家长成合作伙伴,旨在帮助家长获得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疫情 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家庭教育
2020的寒假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显得尤为漫长,病毒迫使老师和孩子们都止步于家中。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幼儿教师如何体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呢?
前不久,看到一位幼教专家说:疫情之下的幼儿教师是这样的,眼里有孩子,心里有教育,处处有创意,时时有暖意。
我想,这句话道出了,当下幼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假期的延长,孩子们一天天宅在家中,我们首先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那么,如何指导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陪伴是当下教师最先要做的重要事。
一、充实头脑——教师和家长成学习伙伴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我们最先要做的,只有家长的理念通了,那么家庭教育的方向就对了,紧接着教育策略跟上,亲子陪伴基本就可以步入正轨。
(一)借助平台,巧用资源
1.借助家教公众平台,更新家教理念
有句话说:借力使力不费力。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收集、巧用优质资源,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可以借助家教公众平台,如《贤城父母》、《上海科学育儿指导》、《上海托幼 亲子生活》、《上海教育电视台——宅家快乐多栏目》、《这样做家长》等平台,借助专业的平台向家长分享专家讲座及育儿文章,帮助家长明确疫情之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多渠道学习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丰富更多育儿知识和教育经验,提升家长育儿水平。
2.学习解读《指南》,获得科学育儿观
同时,教师向家长分享并解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旨在帮助家长了解该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指导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拔苗助长,不盲目跟风,学着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更好地陪伴孩子。
通过教师和家长共同学习,家长们获得了科学的育儿观,慢慢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学着高质量陪伴孩子。
3.推荐育儿书籍,开展线上家庭读书会
此外,教师还向家长推荐育儿书籍,如《无法错失的孩子早期家庭陪伴 61件事你做了吗?》、《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正面管教》、《共情的力量》、《父爱的力量》等家庭教育指导书,指导家长梳理育儿书籍,不定期地开展线上家庭读书会,帮助家长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二)互动一刻,引发思考
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定期与家长进行网络互动。
事先与家长商定好线上互动的时间,随后教师抛出专家的一段话或若干问题,引发家长线上讨论互动。
在这漫长的假期里,教师与家长们共开展了5次网络互动交流,分别是:父母规、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的高质量陪伴、疫情之下,爸爸对孩子的教育、祖辈教育。
1.共享父母规
为何要把《父母规》放第一次互动呢?
教师思考:理念先行,为家长指引方向。
2.互动话题“疫情之下,爸爸对孩子的教育”
平日里,爸爸很少参与孩子的活动,班级群里与老师互动也很少。
如何调动爸爸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爸爸主动参与亲子活动,更好地陪伴孩子呢?我想,首先要调整爸爸们的教育理念,思想上重视了、理念通了,那么有效的亲子陪伴也就水到渠成了。
3.聊聊祖辈教育
考虑到春节过后,企业和单位陆陆续续复工复产。父母复工后,周一至周五孩子宅在家里基本上由祖辈家长看护,外婆和奶奶成了陪伴孩子的主力军。为此,及时调整祖辈家长的教育理念、指导祖辈家长教育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放祖辈家长调查表,帮助教师了解祖辈家长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在陪伴过程中的困难与需求点,这样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类亲子活动了。
五次的网上互动,引发了家长们积极讨论,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思维碰撞让他们达成了家庭教育的一些共识:家长自身要多学习,要为孩子做好榜样,要足够相信孩子、大胆放手,放下手机,慢慢做到高质量陪伴。
二、积极行动——教师和家长成合作伙伴
面对疫情,我们协同家长共同开启一场“抗击疫情,亲子主题活动”。
我想,抗击疫情的最好方式就是先了解疫情。关于疫情,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亲子对话——获得新知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毒长什么样子;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会让人生病……
为了解开一个个谜团,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聆听冠状病毒绘本故事,如《一只新型冠状病毒的自述《给孩子们的冠状病毒疫情图鉴》、《写给孩子的冠状病毒绘本》等将近40本绘本,孩子们从绘本故事中对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就这样,孩子们一天天听着绘本故事,他们对“微生物世界”好奇的种子渐渐在心中萌发。
(二)大胆创意——多元表现
教师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自主创意、多元表现,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或绘画创作、或以折剪纸方式呈现、或用黏土创意等多元方式表征新型冠状病毒。
这一创作过程,孩子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对病毒有了直观感受和自己的独特见解。
由此可见,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艺术的存在与发生,艺术教育的现场就是生活,当我们把艺术还原到孩子的生活,艺术教育再也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相互关联、丰富生活的本身。
(三)调整心态——情感支持
既然疫情已来,那么既来之则安之。此刻,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和孩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在疫情爆发期,孩子天天宅在一个空间里,可能会感受:
●我不能出去玩,不开心。
●我已经在家里待了很久,很无聊。
●我没有好朋友陪我玩,很没劲。
1.绘本悦读,舒缓情绪
此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素材,向家长推荐一些和情绪有关的绘本,共同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并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调控情绪,也试着去理解别人(父母)的情绪。
2.亲子游戏,共享快乐
趣味亲子游戏能舒缓疫情之下的紧张心理,使其身心健康愉悦。
①手指游戏
手指游戏因其简单有趣,成了孩子们宅家的首选游戏之一。
在这个超长假期,孩子们爱上了手指谣游戏,如《七步洗手歌》、《冠状病毒不可怕》、《小口罩》等,每天与家长一起玩手指谣游戏已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
②民间游戏
因父母复工复产后,很多祖辈家长承担起了陪伴照顾孩子的重任。
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祖辈家长陪伴孩子的质效,教师想起了爷爷奶奶儿时的游戏——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可以激起爷爷奶奶童年美好的回忆,又增进祖孙情。
平日里,周一至周五,奶奶们带着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起了跳房子、炒黄豆、转陀螺,看着奶奶们矫健的身姿、听着她们爽朗的笑声,我知道奶奶们陪伴孩子一起玩,倍感幸福!孩子陪着奶奶,奶奶陪着孩子,互相陪伴,其乐融融。
这里,教师所展现给孩子的是面向心灵的课程,即把积极的情感和心灵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位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感受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体验,让孩子们从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
(四)齐心协力——“放手”成长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那么就让教师和家长这对合作伙伴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去助推孩子这棵幼苗茁壮成长。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下的种种生活,于孩子而言莫过于最好的生活教育。
1.我的生活,我自理
①亲子共同制定一日生活作息
市教委专家贺蓉老师说过:时间是属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最宝贵的资源。谁掌握时间,谁确定如何使用时间,是生命的品质所在。
对于这么长时间宅在家里的孩子来说,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显得格外重要。
孩子的成长,每一天都是关键期,所以家长不能错过。
所以,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计划安排属于自己的一日生活作息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讨论共同安排一日生活作息,帮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初步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②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在我们班流行这么三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劳动小能手初长成
教师指导家长尽可能的放手,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整理玩具、图书等物品。
孩子们从劳动中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他们享受着劳动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相信热爱劳动的他们能更好地去面对更多遭遇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对未来充满信心。
◎设立家庭庆祝成长基金
当孩子们顺利完成任务后,他们会得到家长的庆祝成长基金。
这些基金我们不叫奖励,叫庆祝成长基金。奖励是为了奖励而做事情,庆祝是你会做这些事情,努力做到了的庆祝,孩子的感受会截然不同。
可见,孩子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只有源于幼儿生活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发展。在宅家日子里,我们始终围绕生活,紧扣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真实体验劳动的乐趣。孩子们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实地操作,大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我的运动,我做主
①巧用生活中的物,一物多玩
在老师的提议下,家长向孩子发起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把运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在宅家的日子里,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巧用生活中常见的轻巧的物品,充分挖掘其运动健身的功能,助力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发展。同时,在运动中丰富自我保护的经验,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②亲子运动会,嗨翻天
疫情期间,教师积极开展线上亲子运动主题活动。每个周日下午3:00—4:00一个小时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约定的亲子运动会时间。主要由爸爸带着孩子一起玩,每周一主题,即球球运动会、趣玩A4纸、巧玩绳子、盒子乐翻天等。
3.暖心节日,爱的传递
①爱心小天使感恩活动
疫情之下,处处有教育契机,教师适时引导家长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节日教育的契机。
◎春节
2020 新年的第一天,孩子们收到了饱含长辈们祝福的压岁钱。
在新冠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的当下,如何让这压岁钱变得更有意义呢?
教师和家长们商议,在班级群里发出为湖北武汉加油的倡议书,寻求孩子们的帮助。这一倡议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赞同和响应。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纷纷为武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他们用自己的爱和力量共同为武汉助力加油。
◎女神节
女神节来临之际,孩子们做起了贴心小帮手,他们和爸爸一起为家里的女神做美食,娃帮忙打鸡蛋、洗菜、做点心……忙的不亦乐乎!
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着亲子制作美食的成就感与快乐。
除此,孩子们和爸爸还为家里的女神制作精美的礼物,传递浓浓的爱意,感恩之心也由此萌发提升。在幼儿心中,这段温馨的亲子时光特别美好。
◎3.20国际幸福日
生活需要一点小甜蜜,疫情之下,生活还需要一点小惊喜。
听说,2020.3.20是国际幸福日
那就一起来制造一点小浪漫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宅在家里,更要制造一点乐趣,让自己和家人开开心心,更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和希望!
于是,家长和孩子们进行DIY创意——幸福之花。孩子们期盼着:让这幸福之花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随风绽放,给病痛中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幸运。
这次疫情,教师经历着与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经历着与孩子经验共享及心灵共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向儿童靠近的过程,更是儿童、教师和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疫情之下的我们更需要花更多的心思用爱陪伴,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