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多元化实施幼儿环保创意教育的实践研究

发布日期:2022-05-09 10:40:10   来源:实验幼儿园-邹晨   点击量:
一、大型环保创意教育内容的开发
(一)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创意制作
上海在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涨,孩子们无论从社会、新闻、学校等各个层面都能了解到相关的一些知识,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幼儿园以“垃圾分类我最行”为主题,利用主题晨会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孩子们最热衷于可回收垃圾,对可回收垃圾的再次利用非常感兴趣。
(二)结合节日进行创意制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结合元宵节举行了亲子制作“元宵花灯”比赛活动,活动的目的一则是让幼儿感受我国元宵节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二则是提高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活动要求主要是注重环保意义,制作花灯所选用的材料都要以废旧材料为主。活动受到了家长的积极参与,每个班级参与率高达90%。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家长与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结合班级自然角创意制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从浇浇水、看看植物的发展等逐步过渡到主动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在自然角中的参与度就更高了,我们尝试着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
芦花、稻草、丝瓜是在农村唾手可得的物品,把这些东西充实到我们的自然角里面,用稻草编织成了小兔家的屋顶、用芦花插在花瓶里也是很有艺术感的、完整的丝瓜进行切割,成了别样的装饰物,又让孩子们了解了丝瓜内部的构造,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有时既是一种装饰,也是幼儿课程丰富的资源。
(四)根据运动需要进行创意制作
     为了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内容,迎合幼儿的需求,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搜集废旧物品自制各种环保户外体育器械。如:旧轮胎重新刷上五颜六色的油漆变成了孩子喜欢的运动器械,孩子们可拉可滚,一物多玩;一粒粒纽扣缝在一块块红布上,塞上一些棉花絮,装上了绿绿的叶子就变成了有趣的萝卜,增加了孩子运动的情趣;用硬板纸做成了小乌龟的壳,孩子们背上它,在草地上爬,俨然像一只只小乌龟;将牛奶盒捆绑在一起,上面放上一根根竹杆,变成了一个个跨栏……
(五)针对个别化材料内容进行丰富
随着时代的发展,低结构的材料越来越吸引孩子的注意了,我们教师在创设个别化内容的时候生活中的自然物成为了首选材料。
松果有着特殊的造型,如果把它打碎了会怎么样呢?多个的单瓣变成了一朵朵,两个单瓣一起组合变成了小兔的耳朵,一个花瓣变成了眼睛,原来松果是那么的有用!大大小小的瓶子加上彩纸和眼睛就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丑人,在个别化学习中,这样的自然物,如:在石头上画画、用毛线装扮绵羊卷卷的毛等都成为了我们个别化的材料。
通过一次次的改变、创作、展示和宣传,不仅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使幼儿体验到了“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二、家园合作开展环保创意教育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家长开放日——树意识
每学期小中大班都会结合环保故事和环保亲子小制作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如:教学活动《小河又唱歌了》,《珍贵的纸张》,《环保袋巧制作》等等,目的是让家长们聆听老师的教、观察孩子的学,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亲子小团队活动——立新风
家长们在开展亲子小团队活动时也会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进行亲子游戏。幼教365是我园家长工作的热点之一,家长们可以从幼教365的亲子活动推荐中选取内容和材料组织孩子们共同进行游戏,放下手机,亲子一起玩玩乐乐,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感受废物再利用的魅力和价值,更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
(三)家长助教——在行动
我们还挖掘资源聘请有环保创意的家长定期来园指导我们的老师和孩子,家长们收集我们农村特有的土布、剩余的毛线、草编的簸箕等制作孩子们的教玩具,不断提高老师和家长们的创造能力。
三、幼儿发展得以提高
(一)幼儿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环境功能的发挥程度最终取决于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状况。在活动材料投放时,要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去“淘宝乐”取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我们发现幼儿比以前更加喜欢玩区角活动了,而且动手能力也比以前有所进步,创新意识也逐渐增强,更主要的是环保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他们都会很主动的留意身边的废旧物品,不浪费资源,并及时收集起来带到幼儿园。有的家长反映幼儿甚至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天爸爸、妈妈扔垃圾时都得经过检查,有没有“有用”的垃圾。
(二)幼儿想象能力逐渐发展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因此,根据幼儿的能力,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幼儿的材料和玩具,选择一些不是很精细的,容易制作的玩具,为幼儿的创造与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如:幼儿把废报纸变成纸球,用牙膏盒变成汽车和房子,用纸杯和光盘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动物。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变成各种东西,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对制作玩具有了更高的兴趣。
(三)幼儿精细动作得以锻炼
幼儿在操作玩具的过程中,总是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双手参与活动的。为了使幼儿掌握造型活动中所必需的各种技能,就要训练他们一些专门的动作,并使这些动作尽可能做得准确,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度逐步稳健和协调。如:制作鸡蛋娃娃,幼儿不仅要在鸡蛋上画上五官,而且还要用毛线粘贴头发,这些动作对于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种精细动作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幼儿协商合作尽情体验
在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但是由于父母的溺爱、娇惯,使很多幼儿处处以我为中心,使他们不愿与人合作,因此让幼儿在一起制作一些较复杂的玩具,就为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 为其创造了发展的物质条件。如:幼儿两两合作制作火箭,当幼儿与小伙伴一起从选择材料、设计图案、到制作玩具的这一过程,逐渐学会了相互协商、相互尊重、到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合作的带来的成功和愉快。
(五)幼儿游戏表征水平有所提高
废旧材料的收集、利用、再回收等活动是我们幼儿园一直在做的事情,因为一个小小的药瓶、薯片筒、饼干盒都能变成幼儿爱不释手的玩具。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我们便会了解所谓“废物”的无穷内在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在幼儿小小的心中建立起环保意识,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每个班级的游戏区域中就投放了很多废旧材料(百宝箱),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和再创造,从而推动游戏情景的不断发展。
陈鹤琴先生曾说:“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身全面教育的一个奠基阶段,它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关键。这不但促进了幼儿的情感和认知能力同步发展,也锻炼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了游戏的快乐、自由、尽兴,真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 浅谈在区角活动中贯穿幼儿环保教育.文摘版:教育.2016
[2] 从“变废为宝”入手,在幼儿园实施环保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3] 俞琴.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
[4] 田素娥.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