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教育集团成员校、吴晓红工作室成员相聚在实验幼儿园,迎来了上海市保健专家马士薇医生作为培训导师的卫生保健专场培训活动。党总支书记、园长、分管园长参与本次活动。
培训共分为两个部分,上午由教育集团后勤保育工作室主持人吴晓红老师进行《托幼机构带量食谱编制的思与行》的经验交流分享并提出实践工作中的困惑,然后马医生进行现场的答疑和解析。下午马医生作了《托幼机构儿童膳食营养》专题报告,现场培训和研讨的氛围在马医生的组织下,轻松而热烈,与会人员都积极踊跃的参加讨论和发言。
1)经验交流来分享,专家答疑接地气
上午吴晓红老师结合幼儿园在编制带量菜谱时的所思、所想和所惑,进行了《带量食谱编制的思与行》的交流。吴老师首先从了解蔬菜的特性、正确处理蔬菜的方法、食材的合理搭配、烹饪方式的掌握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同时也对蔬菜的处理方式进行了优化和总结。其次,从厘清导致营养分析结果不平衡的因素包括数据的差异、可食部分不清晰、食材搭配不合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分享了实验幼儿园是如何将带量食谱落实到餐桌上的经验做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基于儿童立场的膳食分餐形式、巧妙利用电子秤分餐的园所特色,值得每一个保健老师学习和借鉴。最后,马医生对两个困惑问题进行了专业的答疑:指出幼儿园制订膳食计划要以DRIS和膳食指南为依据,每个保健老师都要不断学习最新的膳食标准和要求,更新自己的膳食知识和理念,不断均衡和调整幼儿园“一餐两点”膳食编制,同时兼顾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营养需要。真正做到“从锅里到盆里、从盆里到碗里、从碗里到孩子的胃里”不仅仅是营养员和保育员的工作,也是幼儿园诠释和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理念的最好行动。
2)专家讲座落实践、求同存异齐互动
下午马医生为我们带来了《托幼机构儿童膳食营养》的专题培训讲座,明晰儿童带量菜谱是:根据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将儿童一天食物的必须摄入量分配到餐点中而编制的带有人均实物量的食谱,以达到合理营养,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食谱是根据儿童能量及各种营养素需要而制定的。编制带量食谱要注意米面、粗细、干湿、咸甜、荤素、深浅等搭配,去除不安全因素。下午的研讨氛围热烈且自主,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午点的优缺点,发现和阐述自己觉得搭配适宜的午点套餐,同时兼顾马医生提出的膳食计划要保证营养、兼顾膳费和不同种类和数量搭配、保证当日采购当日用完的原则。在头脑风暴中马医生分享了市区19元“一餐两点”的幼儿园的带量菜谱。通过菜谱分享、同伴研讨和智慧交流去寻找闪光点和找不足,用“求同存异”的眼光去发现问题。马医生指出编制幼儿园一周带量菜谱要结合幼儿一周食谱的基本框架,既要看到可视部分(菜品的损耗等),也要在保证烧熟煮透的基础上关注菜品的色香味俱佳等特点。同时马医生专业的解答了幼儿园在制定自助餐时如何控制总量,自助餐的教育价值如何定位,自助餐也应该列入营养分析中。
一天的互动教研活动结束,集团成员校的保健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今后要更积极的学习膳食营养知识,主动实践实操,反思反省措施,进一步在工作中深化食堂管理,不断提高膳食管理质量,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尽心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