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经验 科学素养 融合发展
——奉贤区实验幼儿园紧密型资源联盟体开展培训活动
5月17日下午,实验幼儿园资源联盟体邀请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学前教研室蔡志刚主任带来讲座活动《指向主题经验和科学素养融合发展的科学区活动设计》,重点解读了主题核心经验与幼儿科学素养的有效融合,通过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主题核心经验与科学领域之间的共性关联,并用多种方式将主题核心经验落实于科学区个别化学习活动。本次学习培训活动采用了现场与同步转播的方式开展。
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资源联盟体的老师们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
实验幼儿园
聆听了今天蔡老师关于科学领域的讲座后,首先让我们厘清了“主题核心经验”和“幼儿科学素养”两个概念。让我们明确了在关注课程显性脉络(主题)的基础上,思考对课程背后的隐性脉络(领域的逻辑性),明确如何将主题核心经验与幼儿科学素养进行融合,以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活动。其次在讲座中,蔡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来解读分析,每个案例均列出了“主题核心经验”、“科学知识内容”、“科学方法与能力”三个标签,帮助教师直观了解这个活动在主题和科学领域中的具体指向,并落实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金贝幼儿园
通过聆听讲座,进一步了解如何围绕主题核心设计科学区活动。蔡老师首先从主题核心经验的把握、提炼幼儿科学素养等方面出发,总结出幼儿科学素养体系框架标,再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和视频案例,详细清楚的介绍如何设计主题中的科学区域活动。最后通过“三个步骤,四种方式”指导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做到坚持“真主题”,摈弃“伪主题”,让科学区域活动体现高低结构的转换。
肖塘幼儿园
蔡老师的讲座让我对科学区活动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基于主题创设科学区是教师根据当下孩子的发展水平,提供相应材料让孩子学习。我们教师要根据科学区活动的基本类型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开展有关活动的设计,特别是在科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与态度:好奇好问,关爱自然与生命,尊重事实,专注认真,坚持性,创造精神,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引发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新贝幼儿园
蔡老师的讲座给予我们启示:幼儿园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是以主题的方式推进,科学区活动自然应当落实主题的内容与要求,与主题下的其他所有活动一起共同推动主题活动的开展,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所以我们要实现主题与科学有效融合。我们从中也进一步了解了幼儿科学素养包含科学兴趣与态度、科学知识与内容、科学方法与能力三个维度。对幼儿来说,这三个维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教师在实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分别教学或单独训练,也不能厚此薄彼。
讲座中,蔡老师例举了大量的各年龄段主题下的科学区实例、视频,让大家对科学核心经验与幼儿科学素养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和体会,同时也给我们的实践工作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借鉴。我们在后续进行科学区活动设计与开发时,应明确主题的重点,以及主要为幼儿带来哪些有益的经验;寻找主题核心经验与幼儿科学素养之间的关联;确定具体的科学区活动内容;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选择材料预设活动玩法;明确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要点,让孩子在科学区中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更自主更多元的发展。
星辰幼儿园
今天听了蔡老师的讲座,收获颇多,以往在科学区活动的设计方面,我们都相对处于比较弱势的状态,科学区活动设计应该避免科学经验的零散无序,应当协调好“主题”与“领域”之间的融合关系,此外,在设计科学区活动时,还要考虑到幼儿科学素养的体系,涵盖“科学兴趣与态度”、“科学知识与内容”、“科学方法与能力”,使我们对科学区活动设计有了更加全面的思考。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要强调整合的综合性,课程以主题的方式呈现既在主题下的多种组织形式和课程内容均为主题目标服务,为幼儿获得相关经验服务从而实现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专家以小、中、大班多个活动实例为我们清晰地解读了“活动标签”,以及不同主题经验下的科学活动的探索与发现,顿时豁然开朗,只有切实做到幼儿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我们的科学探究才能更上一层楼,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也将以专家的指引为基准,不断落实和提升幼儿科学探究的成效。
同汇实验幼儿园
今天听了蔡老师对科学领域的一个讲座,平时我们对科学领域了解的也不是很透彻,但听了老师讲解之后,知道科学领域中要围绕主题和非主题的开展及主题占的百分比,还知道了隐含脉络和显性脉络等知识点,还有在科学区域中,幼儿的经验和素养都要关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学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整个科学领域中。紧密的关系,但关系不能研究的很深,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