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是幼儿园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他们的活动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在角落游戏时,他们往往是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又玩玩那个,没有一定的长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2~3岁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明显,而且以直觉行为为主,行为目的意识较差。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自主地游戏。但他们好奇、好模仿,爱游戏,游戏是托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游戏环境是支持和引发幼儿游戏的重要因素。环境可以说是不说话的引导者。关注幼儿需求,创设整合性的游戏环境,为幼儿创造充分的游戏条件,营造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这不仅有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实现自主性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多元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关注幼儿情感,创设生活化环境
环境还原幼儿的生活情境是前提,只有孩子熟悉的环境里他们才不会觉得陌生,才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游戏行为、发展游戏情节。因此创设一个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环境,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1.创设家庭式环境
对托班幼儿来说,他们刚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是一个重大的环境转变。家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最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全的港湾。孩子一来园想都没想就去娃娃家玩,因为我们在创设娃娃家环境时,尽量体现出热闹、丰富、充实、温暖的感觉。在划分娃娃家的区域时,也采用和孩子们实际家庭一样的分布格局:有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孩子们犹如在一个真正的家庭中模仿成人的活动交往。在选择娃娃家的家居用品时,选择带有孩子喜欢的动物图案的布料做装饰材料,同时在娃娃家的墙面上呈现孩子家庭合影,让孩子在家的氛围中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境中再现生活经验。
2.提供生活中材料
托班幼儿年龄小,好模仿,具有直观形象性,喜欢操作和摆弄,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创设丰富多样的平行材料,让孩子在摆弄、操作物品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使其在摆弄过程中获得发展。我们创设了两个平行的娃娃家游戏,每个娃娃家都投放了厨具、洗衣机、娃娃等满足幼儿模仿和操作摆弄的需求,也避免了孩子出现挣抢玩具的现象。其次,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玩具也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娃娃家中,我们提供了真实的锅碗瓢盆、形象逼真的蔬果等,形象逼真,材料也比较安全,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二、关注幼儿兴趣,创设情景化环境
幼儿认识活动是无意性占优势,他们对于新颖的、鲜艳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集中注意力。所以关注幼儿的兴趣,创设情境化的环境更能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1.创设故事性情境
在环境创设时,我们就将一些游戏与有趣的故事情境结合起来,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如在“挂水果”的游戏中,一开始没有创设故事情境,内容比较枯燥,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就觉得没劲了。后来我们将游戏进行了调整,加入了“挂水果——摘水果——用小火车送水果——给小动物送水果——挂水果”的故事情境后,孩子游戏的参与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2.提供情境化材料
材料是引发幼儿游戏的关键,因此材料情境化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增强游戏的情境性。如在娃娃家中提供了玩具蛋糕,教师可以以娃娃家客人的身份参与游戏引导幼儿为宝宝过生日,从而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如在“挂水果“中,提供了逼真的水果和水果树,可以让幼儿在种水果、摘水果的情境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关注幼儿认知,创设多元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幼儿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我们应该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依据有效整合不同功能区域,创设多维功能的环境,关注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社会性的同步发展。
1.创设多功能环境
托班幼儿角色游戏还处于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他们的游戏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看到别人玩什么,就扔掉自己手上的东西去玩别人的。孩子们常常不知道知己在做什么,目的性不够强,没有角色意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角色游戏与区域活动融合在一起,如在娃娃家中创设了 “做匹萨”、“卷袜子”等,还创设了“挂水果”、“开火车”等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获得技能的发展。
2.提供多元化内容
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主,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让幼儿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在娃娃家游戏中,我发现一名幼儿拍着怀里的娃娃说:“好孩子别哭。”还摸了摸娃娃的头,“哎呀,你生病了,我来给你打针。”说着就把娃娃放在床上,拿小勺在娃娃屁股上扎了一下。我捕捉到幼儿想玩医院游戏的愿望,于是在娃娃家旁边开设了小医院,幼儿很喜欢。乐乐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他跑来找我说:“老师,我想开小汽车送娃娃上幼儿园。”原来,他爸爸经常开车送他上幼儿园,他想像他爸爸一样,我满足了他的愿望。汽车城后来成为一个新的游戏主题。
总之,在创设游戏环境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环境与材料这些“隐性教师”的重要作用,要学会观察幼儿的各种需求,要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首要依据,合理投放材料,营造适宜的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